当前位置:首页 >> 下载中心 >> 正文

重磅!重庆发布实施惠台58条措施

时间:2019-03-29

重庆市渝台经贸文化交流中心 http://www.cqytjw.com 来源:重庆惠台措施

重庆发布实施惠台58条措施

 2018年8月21日,重庆市发布实施《关于促进渝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包含58条惠台措施,内容涉及经济交流合作、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和台湾同胞在渝学习实习、就业创业、居住生活等5个方面。
    《若干措施》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进一步深化渝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逐步在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加快给予台资企业与重庆企业同等待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渝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努力打通惠台政策“最后一公里”。


概括起来,《若干措施》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坚持对标对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秉持“两岸一家亲”和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念,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国台办“31条惠台措施”精神,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充分展示我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的诚意。在此基础上出台的58条《若干措施》,有31条与国台办“31条惠台措施”完全对应,其余27条是符合中央精神、有上位法支撑并结合重庆实际的创新举措。

二.立足重庆实际
    《若干措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紧密围绕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深耕经贸、深耕人文、深耕基层”入手,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扶持、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了台企同等待遇,在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方面逐步给予台胞同等待遇,殷切期望更多的台胞台企积极加入重庆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队伍,深化渝台利益融合,共创渝台互利共赢,共享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包括:鼓励台资企业向重庆转移并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参与“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设立工作;积极支持重庆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与重庆民营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提升“重庆·台湾周”影响力;建立渝台人才培训合作机制;鼓励台湾专业人才申请重庆市重点人才计划等。

三.坚持问题导向
    结合重庆“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深入调研掌握在渝台湾同胞、台资企业“最关心、最盼望”解决的问题,以服务好在渝台胞、台企为宗旨,以增强台胞、台企获得感为目的,以逐步实现“同等待遇”为主轴,结合重庆实际、体现重庆特色,注重惠台实效,在惠台措施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包括:降低台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为本市中小微台资企业、台湾同胞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台湾医师来渝执业;支持台湾同胞住宿、申请公租房享有同等待遇;逐步实现台湾居民居住证在重庆与大陆居民身份证同等法律效用;鼓励台湾青年来渝创业就业,并在台湾同胞参与社会管理、开展志愿服务、生病就医、子女就学、经济救助、住房保障、老年福利等多个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四.狠抓责任落实
    《若干措施》共涉及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人力社保局等38个市级单位,在起草过程中,各相关单位认真履责尽职,积极参与推动,每条若干措施都明确了责任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细化完善了便利台湾同胞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重庆惠台措施真正落实见效。
    据悉,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发挥渝台特殊历史渊源优势,深耕基层、深耕经贸、深耕人文,渝台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各项交流持续热络,重庆已成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的重要聚集地之一。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683家,累计合同台资280.9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台资60.53亿美元,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205家(新增3家);其中,1-6月全市新增台资项目37个,同比增长15.6%,合同台资3.02亿美元,同比增长57.3%,实际利用台资2.24亿美元,台湾继续成为重庆第五大贸易伙伴。

版权所有:重庆市渝台经贸文化交流中心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北滨一路359号417室 技术:高航科技

联系电话:023-63630935 传真:023-63631578 会员Q群:164039906 渝ICP备12002323号-1